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行业观察
分享
“环郑”时代下的房地产发展机遇
时间:2018-03-07 点击:1654次

这两年,部分房企大鳄错峰入郑,错位拿地,纷纷布局郑州周边,建设特色小镇,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从南四环到新郑,更是名企扎堆。2016年在郑州房地产市场上,三环乃至四环之外新盘林立,已经成了开发商的“主战场”。而今在郑州主城区之外,荥阳、新郑、中牟、新乡平原示范区等也成了开发商争相抢滩的焦点区域。

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和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环郑”时代悄然拉开序幕,并迈上发展的新台阶,郑州大都市建设轮廓已现。

  业内人士预测:短期内中牟、新郑、荥阳将与郑州主城区联系越来越紧密,中期应该是平原示范区、新密、长葛等,远期应该会向郑汴一体化,郑新融城,郑许融城,郑巩偃洛产业共建大长廊演进。

郑州版图迅速扩容,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挤出效应”愈发明显。在郑州主城区土地资源紧俏的残酷现实下,一线名企和本地名企持续在郑州外围攻城略地,本身就是对郑州大发展最好的证明和支持,更是对郑州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有绝对的信心。

2017年是郑州市全面谋划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开局之年。从确认为国家中心城市,到出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一年的时间,郑州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现了郑州发展速度。从不久前的郑州全球招徕贤能,到跨年灯光秀活动,郑州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营销欲望,这符合“国际郑”的形象特质。

一年了,郑州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都做了哪些努力?郑州对外吸引力在哪些方面增强了?环郑州区域都分别布局有哪些知名房企?郑州未来发展版图是什么?

每一个关心郑州发展的人,每一家关心郑州发展的企业,都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的关键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提到,幸福是奋斗来的。参与郑州发展的建设者都在为郑州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着。

请看郑州这一年的奋斗史和未来郑州的发展潜力。

数读郑州

计划投资4万多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4日,郑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郑州大发展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用一些数据展现了郑州的发展历史,并对郑州的未来发展定下了新目标。我们从中精选出一些核心的数据。

2017年发展概况

一年来,郑州市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186个、实际投资4500亿元,带动郑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90亿元、增长8.5%左右。

2017年,郑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

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提质扩容,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增长16%,跃至全国第13位;货运吞吐量突破50万吨,稳居全国第7位。临空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

2018年主要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8.5%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 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9%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 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 3% 左右;实际吸收外资增长 3% 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 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 3% 左右。

新开工安置房项目 126 个;回迁安置房项目 86 个;回迁群众 20万 人以上;完成安置房网签 8万 套以上;郑州将加快实施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 3461 个,总投资 43659亿 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 70 个,50~100亿元项目 107 个,10~50亿元项目 780 个。

按照计划,2020年底郑州要累计完成投资 29017亿 元。

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完成一期总工程量的50%以上;力争二期2万套5月底前全部开工。

为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小目标”,郑州也是铆足了劲儿。14日,郑州市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一中枢一高地六都市”建设,确保顺利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发展目标。

这些事关全局、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属于“一中枢一高地六都市”建设的重点。“一中枢一高地六都市”是指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现代产业发展高地、活力都市、现代化都市、国际化都市、文化都市、生态都市和幸福都市。

据了解,郑州将持续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牢牢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主旋律,持续在国际化都市、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等重点薄弱领域,开展集群招商、精准招商,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图解郑州

在这里,读懂郑州的未来

城市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底气,城市的名片,以及城市的发展核心。

10年前,郑州的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提到,郑州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近期,郑东新区;中期,东西两翼拓展;远期,东西两翼平衡发展,兼顾向南扩展。

早在2010年初郑州就确定了“一心两翼”的发展战略,其中“心”代表的是以主城区为核心,“两翼”分别是以高新区为代表的左翼和以中牟为代表的右翼。另外兼顾的南向发展基本是指以新郑为主的大南区。

这是2010年之前的规划发展,其实郑州的核心早已发生改变。

10年后的今天,在“一揽子”利好政策驱动下,20177月,郑州市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正,重新研判城市的核心价值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布,代表了城市在下一个周期内的发展方向。

已向国务院报批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给郑州城市性质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会。

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245万人,城镇人口1025万人,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10万人。其中,主城区470万人,航空城140万人。

用地规模:至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8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5.6平方米。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89.4平方米;航空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3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6.6平方米。

市域城镇体系:依托交通干线及沿线城镇,构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主城区、航空城和新城区为主体、外围组团为支撑、新市镇为节点、其他小城镇拱卫的层级分明、结构合理、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一主:郑州主城区。

一城:航空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三区: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和南部新城区。

四组团:登封、巩义、新郑、新密四个外围组团。

市域综合交通:加快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三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造,形成郑州铁路枢纽“铁三角”布局,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共同组成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呈现“米字+一环两横六纵”的形态,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587.5千米。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综合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至2020年,机场用地规模1088.86公顷,形成29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100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的能力。

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一城、两轴多心”。“一主一城”指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城。“两轴”指:

南北向城市发展轴:沿南北向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机场高速等轴线形成从主城区至航空城的南北向发展轴,作为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依托郑-汴-洛发展带,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作为主城区空间拓展的主骨架。

“多中心”指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郑州东站交通枢纽中心、郑州航空港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三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中心城区由八个功能片区构成。(楼市气象)

 

东方盛景集团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18891号-1   技术支持:新火线
0371-66917777
东方盛景版权所有
郑州市熊耳河路与才高街交叉口向南100米 东方鼎盛中心

联络我们